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生活问答

印度达摩是什么人种?


本篇文章主要分享印度达摩是什么人种,Ⅰ 菩提达摩是哪国人什么时候来中国的

菩提达摩是南天僧(印度)。他在梁朝中期(520-526,南宋末期)来到中国。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1)印度达摩是什么人种扩展阅读

菩提达摩,本为古代天竺国人,也有说其是古代波斯人,他在南北朝时经广州来到东土传教。最初,达摩面见梁武帝,但未得到重用,随后便北上洛阳,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相传;

达摩撰写了《易筋经》,而且还是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创造者。达摩在我国古代拥有很多传奇故事,但他将佛教禅宗带入中国是不争的事实,被后世誉为中国佛教的一世祖师。


Ⅱ 达摩是哪国人

达摩,中国禅宗初祖。
南天竺婆罗门人,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子,禅宗二十七至祖般若多罗到该国传法,菩提多罗从他学法,很得般若多罗的赏识,就给他改名为达摩,意译为道法,是达摩已通达到法的意思。梁武帝普通年到达广州,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金陵,但观念不相契合,达摩悄然北上。途经北江,没有渡江的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踏蹑而渡。《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游嵩山少林寺,在那儿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以二入四行为思想内容。当时有位神光僧人博览群书,慕达摩之名,自断手臂求法。达摩尊者被他的精诚所感动,逐传法于他,并帮他改名慧可。经九年,达摩尊者欲归天竺,临走时,传慧可禅宗之要义,受《楞迦经》四卷。过不多久,达摩入寂(归天)。葬于熊耳山上林寺。三年后,有人在葱岭遇见达摩手拿着一只靴子,向西方而行。达摩的事迹,随着禅宗的发展,渐趋神异,并成为中国画家所爱的画题。在通俗侠义小说中,菩提达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创始者.

Ⅲ 达摩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达摩应当实有其人,但其姓名已不可考。中国禅宗把达摩列为西天第二十八祖和中土初祖,始于[唐]智炬的《宝林传》。天台宗人不同意,宣称,《宝林传》中所说的西天二十八祖说中的最后四祖是杜撰的,说:因为智炬看到《达摩多罗禅经》中列有9人,其中第8人达摩多罗,第9人般若密多罗,就在“达摩”上增“菩提”二字,把菩提达摩移到般若密多罗之后,又从别的地方移来两人,分别是婆舍斯多和不如密多,把摩珂迦叶仍作为初祖,成为28人,而菩提达摩列在最后。到宋初《景德传灯录》编成后,西天二十八祖说即成定论,菩提达摩也成为西天第二十八祖和中土初祖。到北宋仁宗皇帝批准《景德传灯录》入《大藏经》,菩提达摩的地位也就无人置疑了。而对于达摩的姓名,《景德传灯录》中说“本名菩提多罗”;《传法正宗记》中说“初名菩提多罗,亦号达摩多罗”;在《定祖图》中则说“其名称呼不同,如达摩多罗,凡三四说”。《网络》中也说“达摩祖师,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因此,达摩的真实姓名究竟为何?目前已无定论,也无追究的必要。“法无定法”,何必非要弄清楚达摩的真实姓名呢?大学者胡适曾写过一篇《菩提达摩考》,认为达摩实有其人,但其事迹与在中国禅宗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远不如传说的那么重要”。我认为,禅宗是中国人自己的佛教宗派,禅宗的产生和发展,全是中国佛教自己的事。西天二十八祖说,不过是因为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要使自己的学说使人信服,就必须给它贴上一张“正统”的标签而已。着相了!

Ⅳ 达摩是印度人吗﹖

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

Ⅳ “达魔”的由来

达摩大师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法给商那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当时并嘱咐达摩大师说:吾灭度以后六十年,希望你将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去绍隆佛种,普利众生。菩提达摩大师是印度南天竺国人,刹帝利种姓族。他的父亲名字叫做香至。达摩大师是香至的第三个儿子。
到了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达摩大师秉承了般若多罗的遗训,就乘一只做生意的商船,航海东来。先到中国南海。当时南海的刺史肖昂,马上就写了一道表上报梁武帝。梁武帝得知印度来了一个有道德的高僧达摩大师,心里非常敬仰。于是派人到南海来专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梁武帝是非常信仰佛法,而且大弘法化,发菩提心,兴隆三宝,造庙度僧,布施结缘。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去出家做和尚、当尼姑。他自己对于佛学也是非常精通,但他只知道着相事修,追求人天福报,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梁武帝一见到达摩大师,就请求开示法衣�
问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祖曰: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呢?祖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祖曰: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帝曰:对朕者谁?祖曰:我不认识。
达摩与梁武帝二人,一问一答,可惜不能契合于梁武帝的小机。由于教大机小,所以梁武帝不领悟达摩大师的根本法衣�达摩禅师认为既是机缘不合,就离开金陵到洛阳去。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梁武帝把上面问答情况,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禅师听后就大吃一惊,即对陛下说:达摩大师这个开示实在太好了,他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的大权出现,乘愿再来。粱武帝听了志公禅师这么一说,心里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许多兵马,急急追赶,一定要把达摩大师请回来,承事供养。志公说:陛下千军万马,唤不回头。达摩大师刚走到江边,回头一看,后面有许多兵马追赶而来,大师正在危急时刻,随手就折了一支芦苇,掷在江中,脚踏芦苇渡江,扬长而去。到了洛阳,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后来古人写了一付对谅�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少林寺有一千四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座落在河南省郑州与洛阳之间的嵩山之麓。当唐代时期,该寺曾经住过僧众二千五百人之多。这里的僧众除了禅宗大德之外,还有武艺拳术着称的武僧。大家都叫这种拳术为少林拳,并享有僧兵的光荣称号。僧兵曾经帮助过唐太宗李世民取胜于疆场之上。在明朝也有一度参加抗御倭寇,这就是达摩大师当年面壁过的圣地。所以嵩山少林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名胜古刹。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是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再由菩提达摩大师,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给二祖慧可大师,这叫做灯灯续焰,叶叶相承。

Ⅵ 达摩成佛了吗是什么佛

达摩祖师并没有在娑婆世界成佛。因为贤劫的第四尊佛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以在释迦牟尼佛跟弥勒佛之间并没有另一尊佛在贤劫成就。

达摩又称为菩提达摩,属于印度人,是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的得道高僧,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据说,大多数人都说他活了150岁,不过后人将他的坟墓挖开,却看见棺材里是空的,以为达摩已经羽化成佛了,于是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


(6)印度达摩是什么人种扩展阅读: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参考资料:网络--菩提达摩

Ⅶ 达摩祖师和释迦牟尼都是尼泊尔人嘛

不是。释迦牟尼佛是出生在北印度现在的尼泊尔境内。而达摩祖师是南印度人。
两者比较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刹帝利种。也就是属于武士阶级。

Ⅷ 达摩是哪个地方的

印度
达摩出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

Ⅸ 达摩祖师是哪里人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国(今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刹帝利种姓。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班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从小菩提达摩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会有精辟的见解。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死于洛滨,葬熊耳山。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今日自媒体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gywm/shzx/9226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QQ咨询:18988964

微信号:yy272625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