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生活问答

2024印尼华侨什么时候?


本篇文章主要分享印尼华侨什么时候,❶ 印尼华侨为什么不回国

上世纪50-60年代曾经有回国热潮,但是大部分归侨们过得怎么样我们都知道,很多归侨有迫不得已返回印尼或去了香港。
66年后,回国潮就没了。
就目前的情况,绝大部分印尼华裔已加入印尼籍,跟中国的联系也非常有限了。而且他们的产业或工作都在印尼,也难抛下。
再有就是坦白的说,印尼华裔现在在印尼生活的也不错,没传闻中的那么悲惨;普通中国人的生也不强,没描述的那么好,所以他们当然不会回国了。

❷ 1965年,20万华侨在印尼被屠戮,100多人被挖心,是真的么

是真的,确实有20多万人被杀,是当时的军人有意团体发动政变所致。而且不止这一次,1998年还有一次很大的反华浪潮。期间死亡的华侨太多了,可政府却毫无作为,只是无力的抗议。你说咱要是华侨的话会有多寒心。抗日战争爆发时,华侨怎么做的,可同胞有难了,GD怎么做的。

❸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印尼华人有怎样的历史

印度尼西亚是万岛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是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尼华侨迁居于此多发生于清朝末年。

三、华侨在印尼的生活状态

华侨在印尼凭借其智慧与刻苦的精神不断努力在印尼很多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朝期间,荷兰殖民者就在印尼发动了大规模杀害华侨的红溪事件。但是华侨为印尼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受到了本地居民应有的尊重。

总之,印尼是一个人口种类多样的国家,文化有很强的多样性,华侨在印尼生活的都很好,权益也得到了保护。

❹ 1960年——1968年印尼华侨遇到什么困难

60年代支持大陆的被支持台湾的败类和印尼人一起迫害。好多华侨回国,你可以查下华侨农场。90年代这些当年败类又被印尼人翻脸。大陆警告被他们高密,派飞机嫌弃不是台湾。当年大陆可是只要你愿意就给护照的,而且90年代没有一个持护照的被害

❺ 九七年印尼盾大屠杀华人

这个你想知道的是完整的事件经过么?
起因:
第一,华人在印尼是少数族群,但是因为华人的勤劳所以掌握了印尼大部分财富,但又因为华人不参与政治的传统,造成了华人在社会舆论和政治方面话语权的缺失,这一点造成了当地华人手里有钱却没有能保护自己的力量,印尼土着政客通过舆论引导,造成了土着对华人的仇视。
第二,美国不愿华人在东南亚拥有太大影响力,所以派出特工煽动了这一事件,这是大屠杀的直接导火线(策划本次屠杀的美国特工已经被大陆方面暗杀,具体资料知道上发不出来,有兴趣可以网络一下)
过程:
大陆方面在屠杀之间已经警觉,所以派出船只撤侨,当时印尼华人分两派,一派亲大陆,一派亲台湾。屠杀开始前,亲大陆华人已经被大陆的撤侨船只安全撤回大陆,这一点,即使到今天,潮汕还生活着不少当年撤回来的华侨。亲台湾的华人就比较惨,因为台湾方面被美国欺骗,再加上政治上要跟大陆对抗的立场,在大陆撤侨的时候,台湾一直宣称印尼是安全的,号召在印尼华侨安心生活,所以亲台湾华侨统统留在了印尼,没有上大陆的撤侨船只,然后就在屠杀中损失惨重。
结果:
印尼华人在印尼数量锐减三分之一以上,大量财富被抢夺,伤亡人口超过百万。
事后反应:
台湾方面抗议了事。
大陆方面一方面暗杀了策划此次屠杀的相关美国特工和印尼官员。
另一方面大陆强烈支持本被印尼统治的东帝汶独立建国,硬是将东帝汶从印尼国土中分割出来。

❻ 东方主战场中的印尼归国华侨,25岁牺牲的是谁

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县人。李林幼年侨居荷属爪哇,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李林烈士,成立“李林中学”。2009年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❼ 西方首次叫中国“China”是什么时候

由于在英文中,中国和陶瓷都是同一个词汇(china),因此,很多人认为西方文字中,“中国”这个词就是来源于“陶瓷”。这种说法很普遍,几乎成为不假思索的定论。有人还考证说,当年景德镇的古名就叫昌南,就是类似“china”的发音,所以,这个地名成为陶瓷的代名词,进一步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我只能说,这是一个愿望良好的误会。 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很长时间里,就像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一样,都是非常模糊的。在有文字记载的早期历史中,西方对中国的称呼都与丝绸有关,而与陶瓷无关。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甚至还不知道中国的存在。当时他们知道在很远的东方,有一个生产“丝绸”的国家,当时被称为“塞里斯国”(seres)。亚历山大大帝到达阿富汗后,面对向东而去的万重雪山,终于失去了勇气,掉头南下,前往印度。东西方在那个时候,失去了一次可能的直接交流机会,双方都只存在于各自的想象之中。

有一点是确定的,西方对中国最初的了解完全来自丝绸,西方关于“塞里斯国”的所有描述,都与丝绸有关。但是,当时西方对于“塞里斯国”的丝绸描述也都是错误的。公元前37年,罗马着名的诗人维吉尔在《农事诗》中,提到了生产丝绸的“塞里斯国”,他认为丝绸的丝是产于一种长着柔软绒毛的树。罗马另一位着名的诗人贺拉斯也歌颂了丝绸的柔软和精细。在那个模糊不清的年代,西方对于丝绸的故乡,有很多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想象,例如,认为“塞里斯国”的人可以活到140岁,200岁,甚至还有人说寿命长达300岁。他们只知道“塞里斯国”是在比印度更远的东方。
现在西方对中国所用的“支那”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公元1世纪以后。公元1世纪中叶,一本用希腊文写成的《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首次提到了“支那”这个名字。这本书的作者不详。在这本书里,专门提到了“支那人”(thinae),并且明确说到,丝绸就是从这里来的。所谓“厄立特里亚海”大致是指今天的印度洋。这本书中所介绍的“支那”与西方以前的介绍不同,它是第一次记述从海路到达“支那”,而以前的介绍都是从陆地前往“塞里斯国”。

但是,不管是从陆地还是从海路,最终的目的地都是丝绸的故乡。《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一书的作者描绘的这条到达“支那”的航线时,并不十分详细,因此,研究者认为,作者很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而非自己真实的航海经历。这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支那”,与瓷器毫无关系,只与丝绸有关。
曾经有人对“新浪”的英文名字“sina”提出批评,认为这个词代表“支那”,是一个侮辱性的词汇。这种意见说对了一部分,“sina”的确代表“支那”,但是在这个词汇产生的时候,以及在产生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丝毫没有侮辱的色彩。“sina”这个称呼产生于公元2世纪,当时西方世界“地心说”的创始人托勒密,绘制了一份世界地图。在这份地图上,就有“支那”,写为“sina”或“thina”。
托勒密的这份地图造成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从那以后,西方长期以来都认为有两个“中国”,一个是陆地可以到达的“塞里斯国”,另一个是海路才能到达的“支那”,虽然这两个地方都出产丝绸,但是,在当时西方的地理观念里,无法想象这两个地方都在同一块欧亚大陆上。元朝的时候,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也认为自己到达的是“支那”,而非“塞里斯国”。

这个误会一直到利玛窦来中国以后才消除。 那么,公元2世纪时,托勒密地图上的“支那”是否与陶瓷有关呢?应该说是没有关系的。首先,托勒密的“sina”是出产丝绸的地方,我们甚至可以从发音上找到痕迹。其次,公元2世纪时,中国的历史处于东汉时期。专家认为,那个时候,瓷器在中国刚刚诞生,在此之前都属于陶器,现在中国能够发现的汉代瓷器也不很多。因此,即使那时有人从海外来到中国,被吸引的应该是丝绸,而不会是陶瓷。第三,托勒密关于“sina”的描述应该是借助更早以前的历史纪录,而不会是公元2世纪的现实经历。第四,关于中国陶瓷正式形成的年代,在中国也有不同的意见,《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甚至认为中国的瓷器诞生于晋代。总而言之,西方文字中最早出现的“支那”与陶瓷没什么关系。
至于现在英文中的“china”一词,产生很晚。由于英文是从拉丁文演化出来的,因此,英文“china”这个词源头应该是“sina”,而非英文自己的创造词汇。严格来说,“支那”这个称呼早于陶瓷的出现,先有“支那”,后有陶瓷,因此,如果说这两个词后来变成同一个词,那也是“陶瓷”靠向了“支那”,而非“支那”因陶瓷而得名。“支那”这个名字更合适的解释,应该是来自丝绸。

❽ 印尼华侨是如何反抗荷兰殖民者的

1740年,在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华侨与印尼人民的联合抗荷斗争。荷兰占领雅加达初期,为了解决劳动力的不足,竭力掳掠华民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生产。

1706年,雅加达的华侨已超过1万人,1720年增至6万人。华侨人数的增多和经济势力的加强,使荷兰殖民者日益不安。

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而采取排斥、打击以至迫害华侨的政策。

1706年,荷兰殖民者颁布限制华侨入境的命令。

1727年,公司下令将无居留许可证的华侨遣送回中国,或押解到班达岛。斯里兰卡及好望角做苦工。

1740年7月25日,荷兰殖民总督命令贫苦华侨登记,以便送往斯里兰卡。

10月9日,荷兰殖民当局又以搜查华侨窝藏武器为借口,唆使荷兰士兵和暴徒疯狂屠杀华侨,抢劫和焚毁华侨住宅。暴行延续达7天之久,计有600多处华侨住宅被焚毁,l万多华侨被杀害。

广大华侨义愤填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起义队伍在雅加达苦战7天7夜,终因力量较弱而转移。华侨的鲜血把雅加达的溪流都染红了,历史上称之为“红溪之役”。

起义华侨联合印尼人民共同反荷殖民者的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1743年,在华侨和印尼人民反荷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更多关于印尼资讯关注今日自媒体网www.18848.net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今日自媒体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gywm/shzx/85234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QQ咨询:18988964

微信号:yy272625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